斯德哥尔摩症的病因是什么?综合症背后的故事

  • A+
所属分类:奇闻趣事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效应,或称为人质情结,是指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从本质上说,也是加害者驯服了被害者。此种心理问题容易出现在情感上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身上。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症的病因是什么?综合症背后的故事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名词首先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它有一个典故,上个世纪70年代,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企业银行抢劫案件,劫匪在抢劫银行的同时,把四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劫持,跟他们生活在一起,通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案子被破解,案子被破了以后,在法庭上面,这四名银行的工作人员竟然拒绝为这个抢劫者出庭作证,并且产生了一种同情和怜悯的心理,当时就进行了研究,后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可能跟被害人的人格心理有关系,所以综合的意思就是,当被害人与施害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会对被害人产生同情怜悯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的原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原因包括对进化心理学和心理学分析的解释,这表明新生婴儿与最近的有能力的成年人形成情感依恋,以最大化他们周围的成年人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的父母)的可能性。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必须迎合行凶者,奉承行凶者,向人性中的力量鞠躬和崇拜。对人类能够承受的恐惧是一个脆弱的底线。当一个人遇到一个制造不合理噪音并随时想要夺去生命的暴力杀人犯时,人质会逐渐将生命权委托给杀人犯。很长一段时间,人质吃了一顿饭,喝了一杯水。每次他呼吸,他都觉得恐怖分子对他很好。

  综合症背后的故事

斯德哥尔摩症的病因是什么?综合症背后的故事

  1973年夏天,斯德哥尔摩市的一家银行走进来一位穿着古怪的男人,他戴着玩具眼镜和棕色假发,涂红了脸蛋,把胡子和眉毛也染了深黑色。

  「The party has just begun!」(派对才刚刚开始)

  如果不是他端着冲锋枪对天花板开火,这句用英语喊出来的「台词」在周围的瑞典人听来可能显得怪异。接下来发生的劫案不仅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瑞典,更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劫犯名叫简-艾瑞克·奥尔森(Jan-Erik Olsson ),32岁,来自瑞典南部,有过犯罪前科。

  他劫持了三名银行职员作为人质,以此要挟警方满足他的三个要求:

  首先是释放正在服刑的克拉克·欧洛夫森( Clark Olofsson),把他带到银行大楼里来。此人是奥尔森的朋友,也是他在犯罪领域的偶像,两人在监狱服刑时相识。

  其次是300万瑞典克朗的现金,一半用瑞典克朗支付,一半用外国货币。

  最后要一辆逃跑用的汽车。

  这些条件警方都答应了,但奥尔森还要挟持人质一起坐车以保证成功逃离,警方没有妥协,双方进入一场持续130小时的对峙。

  电视媒体以直播的形式报道了这起大案,热情的观众不时打来电话,给警方提出他们心目中的解决方案,包括让救世军向劫犯播放宗教歌曲、放一群蜜蜂把嫌犯刺到投降。

  结果他们却惊愕地见证了几名人质的诡异表现——他们竟然向着劫犯,而不与警察合作。

  奥尔森允许人质下楼去洗手间,有两名人质遇到了躲在暗处的警察,都没有听从警察命令留在那里,而是乖乖回到了楼上。

  最终警察使用催泪瓦斯逼得劫犯投降,人质也坚持要奥尔森和欧洛夫森先走,以确保两位劫犯不会遭到枪杀。

  不过最令观众震惊的,还数人质 Kristin Enmark 冲着瑞典首相在电话里喊出的那句:「我再说一遍:我想和劫犯一起走。」

  这一系列行为,被案发时协助警方的精神病专家、犯罪学家Nils Bejerot评论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一种新型精神病症就此走红,变得广为人知,而案件中的几名人质则成为它的第一批患者。事后,他们匪夷所思的「病情」仍以传言的形式加以补充,如继续与罪犯保持来往,跟他们交朋友,甚至有一名女人质与之相恋结婚。

杂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