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那场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主要是因为他实在是没有理由去杀刘邦!
如果他真的杀了刘邦,极有可能会引来其他诸侯王的敌视,继而导致所有诸侯王一起围攻他。要是那样的话,项羽就算再强,也会变得十分危险。
最关键的是,鸿门宴上的项羽,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有关鸿门宴的这些恩怨纠葛,我们还得从刘邦项羽起兵之后开始说起。话说当初陈胜吴广起兵之后,迅速席卷天下。在陈胜吴广起兵之后,远在沛县的刘邦,以及会稽郡的项梁项羽叔侄,也都开始起兵响应。
在刘邦和项家叔侄起兵的同时,各地的六国旧贵族后裔,也开始纷纷起兵。尤其是那些六国王族后人,他们在原本自己国家的地盘上,本来就有很高的声望。所以,他们起兵之后,很快就能得到当地百姓的响应,迅速壮大。
所以,一时之间,在六国故土区域,开始纷纷出现大规模的叛乱。
但是接下来,因为秦朝当时的军事力量还比较强,所以当秦朝集结了各地的兵力,并且赦免了几十万的骊山徒,将这些骊山徒又组成大军之后,同时又把那些在北方防备匈奴的长城军团,调回国内清理起义军的时候,起义军瞬间就扛不住了。
所以最终,陈胜战败而死,陈胜吴广率领的起义军主力,也被清剿殆尽。
随着陈胜吴广被杀,接下来秦军要清剿的,自然就是那些六国旧贵族率领的残余势力了。这些复国势力,虽然暂时没有陈胜吴广这么强,但是崛起的速度却很快。
所以接下来,由章邯统领的一支秦军主力,开始转移到楚国旧地这边。因为当时在楚国的众多复国势力当中,就数项家叔侄的势力最大,所以章邯当时直接就奔着项家叔侄去了。
然后,双方一场大战,作为叔叔的项梁战死,项家军也被重创。
在很多文艺作品当中,总会提到这样一件事:说项羽在自尽之前,有个老头在乌江旁边,想要用船把他带回江东,卷土重来。但是项羽因为羞愧,觉得当初和自己起兵的那些江东子弟,都已经战死了,自己无言对江东父老,所以就自尽了。
因为这个故事,导致很多人都下意识地觉得,当年和项羽一起自会稽郡起兵的那些老班底,都是刘邦干掉了。
其实还真不是。
这些追随项家叔侄起兵的老班底,很多人在项梁被杀的这一战当中,其实就已经被章邯干掉了,而且数量不少。
这场大战之后,章邯觉得,楚国旧地这边的反秦力量,应该已经被镇压得差不多了。所以接下来,自己就带着主力北上,去和王离统领的长城兵团,一起围剿北方的反秦势力了。当时章邯盯上的主要目标,就是刚刚复兴的赵国,这也就是那场巨鹿之战开始的原因。
因为章邯走了,所以接下来,项羽才有能力召集旧部,不至于被彻底打散。而刘邦这边,因为当时刘邦比较弱,所以章邯对他也没什么亲自出手的兴趣,只是派了一些小部队去清剿刘邦,但这些小部队,后来又被刘邦击败了。
如果严格来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邦和项羽才算是真正的起义军领袖。在此之前,项羽只是追随他的叔叔项梁,自己说了不算。而刘邦则是实力低微,甚至一度被人差点消灭,也称不上是什么领袖。
但是,因为当时起义军内部,个头最大的几个,都被消灭了,所以他们才有机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巨头。
接下来,楚国复国势力这边,那位之前被项梁拥立起来的楚怀王,趁着项梁被杀,开始联系其他楚国旧臣,准备重掌大权。之前项梁活着的时候,这位被拥立起来的楚王,其实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面对楚王这种近乎‘卸磨杀驴’的行为,项羽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无可奈何。因为当时他正忙着收拢余部,再加上章邯之前重创了项家军,他手下的军队,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再之后,就是巨鹿之战的剧情了。章邯北上之后,和王离统领的长城兵团,一起围攻赵国,赵国随即向其他国家求救。此后,各国纷纷派出援兵,这其中尤以楚国派出的援兵最多。
因为在这之前,各国几乎都被扫荡了一遍,楚国虽然也被重创,但是剩余的实力依然可观。所以,当时楚国这边派出了最多的援军,前去援救赵国。
但问题是,就算当时楚国派出的援军最多,据后世史学家推测,这个最多的援军,满打满算其实也就只有五万人而已。
在派出这支援军之前,楚王让宋义作为上将军,项羽作为副将。这里多说一句,这个宋义之前做过楚国令尹,也就是其他国家的丞相。虽然他起兵的速度慢了点,但是在楚国旧贵族群体的心里,地位却很高。
相比之下,项羽虽然有一些直辖军队,但声望远远不够。在很多老牌楚国亡国贵族眼里,他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而已。
所以,当时那位楚王,之所以要用项羽作为副将,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希望借着巨鹿之战,消耗掉项羽所有的兵力,让自己彻底掌权。二是因为当时在楚军内部,项羽直接控制的军队,数量依然有几万人。如果不派项羽过去,楚国援军的兵力不够。
总之,从楚王的角度来看,派项羽过去,其实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
只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开战之后,项羽后来直接刺杀了宋义,然后自己接管了整个楚军。接管楚军之后,项羽又破釜沉舟,率领不到五万人的楚国援军,击败了王离统领的长城军团,彻底解除了秦军对巨鹿地区的围困。
据后世史学家推测,当时王离统领的军队,总规模应该在二十万人左右。而王离被消灭之后,同时在巨鹿战场旁边,章邯统领的军队,依然也有二十万的规模。只不过,因为之前项羽打得太快,再加上秦国高层内斗,章邯当时没出手,暂时作壁上观而已。
所以,项羽破釜沉舟,干掉了王离之后,接下来联军就公推项羽为盟主。同时,因为章邯那边还有二十万大军,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章邯其实在和项羽对峙。
与此同时,楚王那边,又派出了刘邦,走另外一条路线,直接进攻秦朝首都咸阳。而秦朝这边,赵高干掉了秦二世胡亥,拥立了秦王子婴,然后自己又被子婴干掉。
咸阳那边的事情,直接导致章邯对秦国高层彻底失望,此后直接投降了项羽。而项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之后,一边带着联军向咸阳方向进攻,一边在路上找了个机会,将投降的二十万秦军降卒,全部坑杀了。
而刘邦这边出击之后,因为当时咸阳内乱,而且所有军队几乎都被派出去了。所以接下来,刘邦很快就打到了咸阳,并且迫使秦王子婴投降。子婴投降之后,刘邦以最快的速度,接管了整个咸阳,并且控制了函谷关。
所以,等到项羽带着联军,抵达函谷关的时候,项羽突然发现,函谷关已经被刘邦控制了。此时的项羽,担心刘邦先他一步,摘取胜利果实。而且项羽更隐隐担心,刘邦的背后是那位楚王。
他很担心真正要摘果子的,其实是楚王。一旦楚王摘取了胜利果实,那他就彻底白打了,而且回去之后,也肯定没什么好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才会下令,直接进攻函谷关,然后带着联军,气冲冲地杀向咸阳。
很多文学作品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总会说项羽莽撞。但实际上,项羽当时做的很多决定,其实背后都是有深意的。
以上这些,就是鸿门宴开始之前的所有前置剧情。
据史书记载,项羽抵达咸阳城外的时候,麾下统领了四十万大军。而刘邦这边,则是只有十万大军。因为刘邦自知兵力比不过项羽,所以才会主动低头,前去参加鸿门宴。
但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问题了。
项羽哪来的四十万大军?
要知道,就在一年之前,项梁刚刚被杀,项家军被重创。项羽就算能收拢余部,手上最多也就两三万精锐而已。等到宋义和项羽前去增援巨鹿的时候,麾下也就只有五万人而已。
在那场巨鹿之战当中,项羽虽然以多胜少,打败了王离。但是用五万人打二十万人,项羽不可能没有损失!这也就意味着,巨鹿之战打完之后,楚国派来增援的这五万人,一定出现了很大的战损!
按照中国古代打仗的正常流程,王离被打败之后,项羽确实有可能会收编他的溃逃军队,重新收为己用。与此同时,项羽也会利用自己的威望,不断吸引各地的百姓前来参军。经过这样的折腾之后,项羽麾下的军队数量,确实有可能再次增加。
但是接下来,章邯投降之后,章邯带的那二十万秦军,则是被项羽全部坑杀了。
盘点过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项羽当时名义上或许确实统领了四十万军队!但这四十万军队当中,有多少是和他从楚国一起过来的,那就说不好了。如果按照正常的伤亡比来算,最多也就两三万而已。
那么,除了这些军队之外,剩下的军队是哪来的呢?
显然,很大一部分,是项羽收拢王离溃逃的军队,以及各地前来投奔的百姓。另外一部分,恐怕就是各国复国势力统领的军队了。
这些军队加在一起,确实很可怕,但是真正能让项羽轻易指挥的,恐怕并没有多少。
反观刘邦这边,刘邦自从被楚王派出来,进攻咸阳,一直都是自己做主。在这一路上,刘邦不断收拢各地百姓,所以才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当时刘邦麾下的军队,虽然也不是什么精锐,但很多都是刚刚加入他麾下的新兵。但要论团结的话,刘邦麾下的团结程度,恐怕要远胜项羽那边了。
如此一来,双方的真实势力,到底孰强孰弱,可能就有点说不清了。
所以,如果刘邦当时要表现出占领咸阳的想法,那他面对的,将会是所有的各国复国势力,再加上一个强大的项羽,那就是真正的十万对四十万的局面了。
反之,如果刘邦表现的姿态低一些,表现自己并不想占领咸阳,大家可以共同分蛋糕。这样一来,至少各国的复国势力,不会再为难刘邦。
至于项羽本人,虽然名义上是联军的盟主,可以随意调动联盟内的军队。但问题是,项羽此时如果真的杀了刘邦,其他诸侯王势必会不服气,甚至有可能为了自保,直接和项羽决裂。一旦那个局面出现,项羽就算再强,最后也一定是必败无疑。
最关键的是,从当时项羽的角度来看,刘邦是他最大的敌人吗?
显然不是啊!
和刘邦相比,此时对项羽威胁最大的,显然是那位楚王!那位楚王,此时才是悬在项羽头上的剑。因为他一直想着脱离项家的控制,甚至削除项家的兵权。所以,对项羽而言,当务之急并不是干掉刘邦,而是先从这场秦朝崩溃的盛宴当中,瓜分足够的好处,拥有自己的地盘!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和刘邦直接翻脸,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刘邦主动低头,表现的姿态很低的情况下,项羽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刘邦的低姿态,然后先让自己做那个分蛋糕的人,主持这场瓜分秦朝的盛宴。自己再利用这个身份,瓜分最大的蛋糕。
鸿门宴开始之后,项羽的逻辑,大概就是这样的。他或许并不喜欢刘邦,但是就眼下的局面来看,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刘邦的诚意。
如此一来,项羽自然不可能选择杀刘邦了。非但不能杀,在鸿门宴上,有人想杀刘邦的时候,项羽还得想办法保护他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