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为何曹丕在他死后便急于称帝?

  • A+
所属分类:历史百科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为了争夺汉献帝进而把持朝政,在长安城内爆发了一场激战。双方互相攻击时间长达数月,死伤数万人,原本宏伟壮观的长安城也在这场争斗中化为了一片废墟。

  后来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等人的保护下,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控制,并且被护送出了长安。之后这一行人走走停停,一直走到第二年的秋天才到达洛阳。

  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焦土,已经不再适合居住了,甚至就连吃的都找不到。

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为何曹丕在他死后便急于称帝?

  当时正担任兖州牧的曹操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在荀彧、毛玠等人的劝说下,派兵去迎接汉献帝。后来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亲自前往洛阳,将汉献帝一行人迎接回了许昌。

  彼时的汉献帝还以为曹操是大忠臣,见到曹操来迎接自己,简直比见了亲人还亲。殊不知,曹操之所以要亲自来接汉献帝,不过是因为毛玠的那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罢了。

  对于汉献帝来说,此次的许昌之行,当真是才脱虎穴又入狼窝,从此以后成为了曹操控制诸侯的傀儡。

  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但是谁拥有了他就拥有了大义名分,这在古代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关羽,他一生性格孤傲,天下英雄没有几个被他瞧在眼里。可是他直到被杀时,都是以汉寿亭侯自居,这是为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个汉寿亭侯是汉献帝封给他的。即便关羽知道,背后实际操作这件事的人是曹操,可他还是对此颇以为荣

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为何曹丕在他死后便急于称帝?

  对于那些深受忠君思想熏陶的古人来说,有几个忍受的了封侯拜将的诱惑?就连威震华夏的关羽都不能免俗,更何况他人。

  不过,有一点比较值得探讨的就是,曹操牢牢掌控刘协25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为何不直接称帝呢?

  而且,与之相反的是,曹操等了20多年都不称帝,可是他的儿子曹丕刚承袭魏王的爵位就迫不及待的称帝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曹丕性急,皇位的诱惑又有谁能拒绝呢?就连自诩为“皇叔”的刘备,不也跟着立马称帝了吗?

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为何曹丕在他死后便急于称帝?

  所以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忠良仁义的刘备在汉献帝还没死的时候就称帝了。而一向被认作奸雄的曹操,却至死仍是汉臣。

  曹操不称帝的原因,早期可能是由于实力不足,但是当他统一北方后,基本上就没有障碍了。可他为什么不称帝呢?

  就这个问题来说,曹操不称帝主要还是和他的性格有很深的关系。

  从曹操的经历来看,他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并不像刘备那样注重虚名。

  比如刘备,明明就刘禅那一个儿子,但是为了维护自己仁义之君的形象,好好一个孩子说摔就摔。

  而且,摔完了还要加上一句“为了这个熊孩子,差点毁了我一员大将!”

  显而易见,这事儿放曹操身上肯定就干不出来。因此,曹操误杀故友吕伯奢一家后,直接说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注重实际,不在乎虚名。汉献帝被他接到许昌后,文武百官名存实亡,政令皆出自他一人之手。既然如此的话,称不称帝又有什么关系呢?

  况且,以曹操的精明自然明白,一旦他称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且,辛苦抓来的汉献帝,也就失去了号令诸侯的作用。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得不偿失?

  其实,对于曹操手下的诸将来说,曹操一直是正面的形象,是为了终结乱世,拯救天下苍生。因为他始终是以朝廷的名义征讨四方,倘若他自己称帝了,就失去了大义名分,得不偿失。

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为何曹丕在他死后便急于称帝?

  人都是有理想抱负的,曹操的理想其实并不是当皇帝,他的目的很纯粹,就是终结乱世。因此,他曾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句话表明,他打算以汉臣的身份被写进史书,而不是开国帝王的身份。

  至于曹操一死,曹丕就急不可耐称帝的原因,那就更加简单了。既然曹操都说了自己要当周文王,那不是摆明了让儿子当周武王吗?

  而且,曹操去世后,局势已经十分的明朗了,此时不称帝更待何时?面对皇位的诱惑,曹丕自然忍耐住,早早称帝也是情有可原。

  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刘备,人家汉献帝又没死呢,他又是怎么拉下脸来称帝的?还污蔑曹丕杀了汉献帝。就这一点,就将他的虚伪给拆穿的一干二净。

  

杂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