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 A+
所属分类:历史百科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齐国的历史,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齐国;第二个阶段,是战国时期的齐国。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这两个阶段的齐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君一脉换人了。西周和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是姜子牙一脉的后人。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人家姓田,和姜子牙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有关齐国的历史,我们得从商朝末年开始说起。

  话说在商朝末年的时候,生活在陕甘地区的周政权,开始逐渐崛起,并且对商朝的统治发起了挑战。就在这个时候,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来到了周朝这边,开始周王室灭商。

  因为封神演义实在是太过有名,导致一提到姜子牙这个名字,大家总会觉得这就是一个神话人物。而且,封神演义里面,姜子牙的很多事情,确实也是取材于正史,这就导致大家很容易把正史上的姜子牙,和神话传说里的姜子牙给弄混淆了。

  实际上,正史上的姜子牙,其实就是一个落魄贵族。姜子牙的祖上,曾经辅佐大禹治水,后来被封到了河南南阳地区。因为当时施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姜子牙他们家祖上,从某一代开始,不再是嫡长子,所以就成了旁系,然后就逐渐衰落了。

  总之,到了姜子牙这一代,他家已经彻底衰落了。虽然姜子牙年轻的时候一直很努力,学习各种天文地理、治国安邦,带兵打仗的知识,但是因为当时是贵族政治,只有贵族才能做官。像姜子牙这样已经沦为平民的贵族之后,就算再怎么有才华,也无法走上仕途。

  所以,姜子牙一直到七十多岁的时候,始终没有做过官。直到七十岁的时候,姜子牙知道周王朝正在崛起,所以就去了陕西宝鸡地区,接着钓鱼的过程,求见了周文王。接下来周文王见到姜子牙之后,发现姜子牙确实很有才能,所以就开始重用姜子牙。

  而姜子牙到了周文王手底下之后,接下来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总之,最后在姜子牙的辅佐之下,周王室成功战胜了商纣王,并且彻底取代了商朝。在这个过程当中,姜子牙无疑是周朝最大的开国功臣。

  所以,西周开国之后,姜子牙直接被封到了山东地区,建立了齐国。

  另外,因为之前姜子牙算是西周阵营内部,最核心的一个大臣,所以周武王直接娶了姜子牙的女儿。也就是说说,姜子牙的女儿,其实是西周的第一位王后。而且后来,姜子牙的这个女儿,给周武王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后来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周成王;小儿子后来被封到了山西,这就是春秋时期那个超级大国晋国的初代国君。

  有这些关系在,齐国这一脉和周王室的关系,自然就特别近了。尤其是西周开国之后,没过几年,周武王去世了,接下来周成王即位。周成王即位之后,对姜子牙这个远在山东的外公,自然就更加信任和倚重了。

  所以,周成王在位的时候,直接给了姜子牙一个权力,大致就是在整个山东半岛,姜子牙都可以代表周天子,直接征讨这里的十多个诸侯,看谁对周王室有威胁,也不用请示,你直接打就行了。

  总之,在西周开国之初的一百年里,齐国和周王室的关系,那是相当的好。更为难得的是,姜家的人似乎格外的长寿。姜子牙到周文王麾下做官的时候,就已经七十多了。而周王朝开国之后,他竟然又干了好长一段时间。而姜子牙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同样也是超长待机。等到姜子牙的儿子去世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是周穆王在位的时候。

  从辈分上来看,姜子牙的儿子,和周武王是一辈的。而周穆王,是周武王孙子的孙子。所以姜子牙他们家到底有多长寿,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周武王时代,一直到周穆王时代,西周始终处于上升期,这期间齐国和周王室的关系,一直都非常紧密。但是到了周穆王时代之后,随着周王室和齐国姜家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双方也就开始不再那么亲密了。

  自从姜子牙的儿子去世之后,接下来又过了七十年,这七十年里齐国这边传了三代国君,期间基本上没啥可说的。直到七十年之后,因为血缘关系越来越远,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突发事件,让齐国和周王室彻底渐行渐远了。

  简单来说,当时在齐国旁边,有一个叫纪国的国家。纪国国君为了从齐国手里抢夺更多的好处,所以就去周王室那边打小报告,说齐国这边心怀不轨。而接下来,周王室这边在位的周夷王,正好也想削弱齐国在山东地区的影响力,所以就把齐国这边在位的齐哀公抓了起来,然后直接拿大鼎给煮了。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齐国和周王室,彻底闹掰了。虽然齐国不敢直接表明对周王室的不满,但心里肯定是渐行渐远了。不过,不得不说,周王室这一手确实玩得够狠,自从那位齐哀公被烹杀之后,接下来的四十年里,齐国内部围绕着继承权的问题,常年内乱,四十年换了六位国君。

  直到四十年之后,随着齐文公即位,齐国的内乱才算是被彻底平定。而到了齐文公在位的时候,这时候就已经到了西周末年了。这时候周王室这边,是周宣王在位,也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他爸。

  对于周宣王在位的这段时期,虽然古代很多史书,将其称之为‘宣王中兴’。大概就是说,周宣王多么多么的英明,然后得到了诸侯们的支持,让周王室再一次焕发了生机。但实际上,正史上的情况,其实略有一些偏差。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其实是很多和周王室亲近的诸侯,纷纷入朝主政。周王室在他们的支持下,回光返照了一下,但是整体上的矛盾,其实依然是愈演愈烈了。

  没办法,任何一个古代的朝代,开国两百多年以后,积累下来的矛盾,总会越来越多。这种矛盾,不是单纯一个明君就能改变的。

  而齐国这边,自从齐文公之后,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齐国又经历了齐文公、齐成公、齐庄公这三代国君。因为齐文公彻底平定了齐国内乱,所以这三代国君在位的时候,齐国开始恢复了平静,并且开始积蓄力量。

  恰好在这个时候,在第三代的齐庄公在位期间,历史上就发生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简单来说,当时周幽王一通胡搞,搞得诸侯们离心离德,大家都不愿意支援他。所以西周的首都镐京,就被西边的犬戎给攻破,周幽王也死在了乱战之中。

  此战之后,虽然诸侯们后知后觉,逐渐联合起来,赶走了犬戎,并且立周幽王的儿子做了新的天子,还帮周王室搬家去了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但是之前的战乱,依然导致周王室的直属军事力量,折损了一大半。而且接下来,因为周王室东迁去了洛阳,导致周王室彻底丧失了对关中地区的控制权。

  总之,此战之后,周王室实力大损,再也无法控制天下了。而随着周王室东迁,西周的历史也就彻底结束,东周时代开始了。

  在这个混乱的过程当中,齐国其实并没有多少戏份。一方面,齐国地处山东地区,距离周王室的首都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地区,实在是太远。要是想等着齐国出兵赶走犬戎,估计得等到周幽王坟头上的草长出三尺高以后了。

  另一方面,当时的齐国,其实也不愿意出兵去帮助周王室,最多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要知道,就在几十年以前,周王室刚刚烹杀了齐国的前辈国君,这绝对算得上是有血海深仇了。而且齐哀公死后,齐国四十多年的内乱,背后隐隐也有周王室的影子。要是这样,齐国还对周王室忠心耿耿,还出兵救援周王室,那就真的有问题了。

  所以,当时在位的齐庄公,见到周王室衰落之后,非但没有及时支援,反倒是开始积蓄力量,准备在山东地区崛起了。反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随着周王室衰落,以后肯定会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积蓄力量静观其变,并且闷声发大财,私底下悄悄搞扩张。

  到了这个时候,当年姜子牙得到的那个合法扩张权,就派上大用场了。

  要知道,春秋时期几个著名大国,比如秦晋齐楚这几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在春秋初期的时候,拿到了合法扩张权。简单来说,东周初期的时候,周王室虽然衰落了,但是比起那些诸侯国来说,还是强大了很多。如果这些诸侯国贸然搞扩张,很容易会被周王室拿来立威。

  所以,一般的诸侯国,在春秋初期的时候,其实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搞扩张。

  但是秦晋齐楚这几个国家,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几个国家,是有合法扩张权的。秦国是因为之前平王东迁的时候,得到了周平王的许诺。只要在崤山以西夺回了被犬戎占领的土地,都可以直接归入秦国。

  晋国是因为插手了周王室的内斗,周平王刚刚登基的时候,还有一批诸侯国,支持他的叔叔做天子。后来周平王登基之后,整整二十年里,周王室都是两王并立,直到二十年之后,晋国帮周平王干掉了他的那个叔叔,这才结束了这个局面。而周平王付出的代价,就是允许晋国在山西地区合法扩张。

  至于楚国,地处南方,在西周时期就不太服管,本就是天高路远,人家本来就是随意扩张的。所以,靠着地理位置比较远,楚国也有这个扩张权力。

  而齐国,这就比较微妙了。因为当年姜子牙留下的那个可以教训其他诸侯国的权力,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合法扩张权。这一点,就算周王室不认都不行,因为这是他们的祖先给出去的。

  所以,从齐庄公开始,接下来齐国的三代国君,齐庄公、齐僖公和齐襄公在位期间,齐国开始埋头搞扩张。偏偏这三位,又继承了他们祖上长寿的特点,三位国君在位的时间加起来,接近小一百年了。

  如此一来,齐国长时间处于内部稳定的状态,又有合法扩张权。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自然就彻底在山东地区崛起了。山东地区的几个国家,逐渐被齐国吞并兼并。而那些离齐国比较近的二流诸侯国,也纷纷被齐国打服了。还有那个当年背后暗算齐国的纪国,此时也被齐国给吞并了。

  就这样,几十年之后,到了齐僖公在位后期的时候,这时候的齐国,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小霸’诸侯了。

  小霸诸侯什么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还没能彻底在整个中原称霸,但是在自己所在的那个区域,已经彻底崛起了。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在春秋时代最初的几十年里,因为周王室衰落,几个大型诸侯国开始彻底崛起,纷纷在自己所在的那个区域壮大,然后拥有了一定的势力范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国家利用这个优势,继续壮大,后来成为了真正的霸主国,比如齐国和晋国。也有些国家没能抓住这个机会,后来衰落了,比如郑国。

  另外,随着几个崛起的大国,开始逐渐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整个中原开始被这些大国各自占领。所以,到了齐僖公在位后期的时候,一个新的情况开始出现了。

  之前这些大国崛起,兼并其他国家,只要小心周王室,拥有合法扩张权,欺负那些小国问题基本不大。但是当整个中原,都被几个大国划分了势力范围之后,再想这样就很困难了。

  如果你吞并自己的小弟,你就很容易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而如果你欺负其他大国的小弟,那就势必要和其他大国对上。

  这咋玩呢?

  在这个局面下,齐国开始了艰难的试错道路。齐僖公成为春秋小霸之后,接下来他的儿子齐襄公在位的时候,就开始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齐襄公算是一个昏君,这肯定是确定无疑的,没有任何洗白的余地。一方面,齐襄公私德不好,私生活特别混乱,而且还和自己的亲妹妹搞事情;另一方面,齐襄公战略眼光特别差,在那个混乱的时代,直接对自己的小弟下手,进攻自己的仆从国,搞得齐僖公留下来的几个重要的小弟国家,纷纷脱离了齐国,不愿再接受齐国的领导了。

  就这样,齐襄公做了十多年的国君之后,齐国内部的矛盾,终于开始爆发了。齐襄公本人,直接被下面的大臣叛乱所杀。而随着齐襄公身死,齐国也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齐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国君,齐桓公登场了。

  齐桓公是齐襄公的儿子,之前齐襄公乱搞的时候,齐桓公比较有心眼,直接跑到了国外去避难。等到齐襄公被杀,齐国内部急需一个新国君的时候,这时候齐桓公才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齐国,继承了国家。

  而齐桓公即位之后,鉴于他爹之前的错误选择,知道对自己的小弟国家下手,是一件极为不明智的事情。所以,齐桓公即位之后,一方面内修德政,任用管仲为相,大力发展经济,推行兵农合一制度;另一方面,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也就是带着自己的小弟,去联合讨伐那些进犯周朝边境的野蛮人,还有那些对周王室不敬的诸侯国。

  齐桓公当时的这个选择,无疑从根本上破解了之前大国对峙的难题。首先,这样不用再对自己的小弟下手,也能吞并其他国家,扩大齐国的地盘。其次,就算是打了其他大国的小弟,因为齐国是打着周王室的名义,那些大国也不敢为自己的小弟出头。

  这个法子,真的是很聪明。

  所以接下来齐桓公在位的四十年里,齐国开始迅速崛起,并且多次举行会盟。如此一来,齐国就成了列国之中真正的霸主,影响力无与伦比。到了齐桓公在位后期的时候,齐国已经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了。

  但问题是,齐桓公去世之后,齐国没能把这个优势保持下去。就在齐桓公前脚刚刚病重,齐桓公的几个儿子,就开始为了争夺继承权相互混战。齐桓公这位堂堂的春秋第一霸主,死后竟然没人马上给他收尸,愣是让他的尸体在宫殿里臭了两个多月。

  齐桓公死后的这场混战,直接导致齐国瞬间丢掉了霸主地位。一方面,这场继承权争夺战,席卷了整个齐国,死的人比较多。另一方面,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当时其他几个大国,都盯着齐国的霸主宝座。只不过之前齐桓公盯得紧,他们没有机会。如今齐国暂时丢了霸主之位,他们自然开始争抢。

  等到齐国恢复平静之后,再想抢回整个霸主的宝座,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的历史,大致就是其他几个大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战斗,准备成为新的霸主。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个回合,秦国对晋国,晋国胜,秦国被晋国彻底利用地理优势,堵在了函谷关以西。楚国对宋国,楚国胜,势力范围彻底深入中原,宋国沦为二流国家。

  第二个回合,决赛圈,晋国对楚国。双方虽然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晋国因为地处北方,当时北方才是文明重心,所以晋国在经济文化人口等很多方面,都有优势,所以可以压制楚国。所以接下来,晋国的晋文公称霸了,成为了春秋时代,第二位无可争议的霸主。

  而齐国这边,此后就再也没能成为真正的霸主国。因为晋楚两大巨头,根本不会任由齐国再度崛起。虽然齐国依旧是一个大国,但是晋楚两国却不会看着他收其他小弟。只要他敢收小弟,晋楚两国就一起给他下绊子,反正是不可能让齐国再度复兴就是了。

  所以,齐桓公的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开启了姜氏齐国的衰败。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首先,齐桓公的几个儿子经过混战之后,太子在宋国的支持下,回国登基,这就是齐孝公。然而齐孝公为了恢复齐国的地位,在宋楚两国开战之后,坐视不理,导致宋国败给了楚国。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而接下来,齐孝公在位十二年,然后去世。齐孝公死后,他太子又被他弟弟所杀,然后他的另一个弟弟上位,这就是齐昭公。齐昭公在位的时候,已经是晋文公称霸的年代了,这时候齐国除了站队晋国,一起压制楚国之外,已经没有了第二条路。

  齐昭公在位二十年,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刚刚即位,他弟弟又开始造反,最后杀了他儿子,自己登基,这就是齐惠公。

  从齐孝公到齐惠公,这期间几个在位时间比较长的,都是齐桓公的儿子。所以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夺权,祸害了齐国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直到齐惠公即位之后,因为齐桓公的儿子们都死得差不多了,齐国才终于停止了混乱。

  另外,到了齐惠公在位的时候,楚国那边已经是楚庄王在位的时期了。遇上这位超猛的楚庄王,齐惠公自然也没办法恢复齐国的霸主之位,最多也就只能保证齐国不衰落而已。

  如此,从齐惠公开始,接下来的四十多年里,齐国历经齐惠公、齐顷公、齐灵公这三位国君,一直都是父子相传。因为没有王位动荡,所以国力开始恢复。到了齐灵公时代,齐灵公总算想要再度崛起,开始逐渐脱离晋国阵营,打算自立一方。

  但可惜的是,晋国自然不会给齐国这个机会。就在齐国刚刚打算独立的时候,晋国就联合了其他十二个诸侯国,一起胖揍了齐国一顿。不但把齐国在边境地区辛苦修造的城墙,都给扒了,而且还消灭了不少齐国的主力军队。

  此战之后,齐国之前四十年攒下的家底,自然消耗大半,再也无法独立了,只能跟着晋国继续混。

  而这场仗打完之后,没过几年,齐灵公就去世了。接下来,他的儿子齐后庄公,在位六年后。这位齐后庄公基本没啥贡献,唯一一个事迹,就是和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大臣的妻子偷情。据说戴绿帽子这个词,可能就是来源于这里。后来,那位被齐后庄公带了绿帽子的大臣,自然是忍不了的,所以直接找机会干掉了齐后庄公。

  齐后庄公被干掉之后,接下来他的弟弟齐景公即位。自从齐桓公去世之后,齐国终于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国君。

  齐景公即位之后,春秋时期的局面,又有点不太一样了。因为之前自从晋文公时代开始,晋楚两国一直常年打仗,但是却都无法从根本上压垮对方。所以这场仗,双方打了整整七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七十多年里,连齐国都不得不站队,那其他小国自然就更得站队了。

  在这七十多年里,一大批小国,在站队的过程当中,被几个大国兼并吞并。同时,晋楚两国也打光了国力,内部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接下来,两大集团就开始签订和平协议。按照和平协议规定:除了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大国之外,其他所有诸侯国,都必须共尊晋楚两国为霸主,按时向两国朝贡。

  这个和平协议达成之后,因为晋楚两国都打累了,接下来不愿再打仗,所以此后的四十年里,中原地区竟然真的陷入了诡异的和平。当然,这期间晋楚两国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晋国为了打击楚国,在楚国东南扶持了吴国;而楚国为了压制吴国,就在吴国身后扶持了越国。

  这就是春秋后期,吴越两国突然崛起的原因。

  因为这种诡异的局面,齐景公上位之后,齐国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机。而且,因为晋楚两国内部开始出现各种矛盾,逐渐管不了外边的事情了。这个情况,也让齐景公有了复兴齐国的机会。

  齐景公在位初期,齐国这边出了个名相,晏子。对于晏子这个名字,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基本上都听说过,因为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晏子使楚的课文。而这位晏子当时之所以会出使楚国,也是为了让齐国逐渐摆脱晋国的阵营,彻底独立出来。

  在晏子的辅佐下,齐国的国力开始迅速提升,有了彻底独立的资格。所以接下来围绕着齐国复兴,在齐景公时代就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说,齐国复兴需要打仗,齐景公就去各地招募厉害的将军,然后晏子看不惯那几个莽夫,所以就有了‘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比如齐景公喜欢看女扮男装,所以后来有‘挂羊头卖狗肉’这个词。比如齐国需要真正的将军,后来就出了一位田穰苴,这就是写《司马法》的那位武庙十哲之一。

  总之,齐景公在位五十八年。经过他的治理之后,齐国不但彻底脱离了晋国阵营,还开始重新拥有几个小弟,并且可以自己召开会盟。另外,齐景公还利用晋国内部,几个士大夫家族的矛盾,对晋国进行分化瓦解。

  所以,到了齐景公在位后期的时候,齐国虽然还没恢复昔日霸主国的身份,但却已经称得上是‘小霸’了。此时的齐国,比之当年齐僖公的小霸时代,其实已经不遑多让了。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但问题是,齐景公的这份家业,没能被子孙后代很好地继承下去,因为他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依然是继承人问题。齐景公晚年的时候,也犯了废长立幼的问题。为了让小儿子上位,他还特意把其他几个儿子,全都放逐了。但是他去世之后,几个儿子却开始再次混战,又出现了当年齐桓公时代的情况。

  第二个错误,则是齐景公没有压制国内的田氏家族。

  有关田氏家族的事情,还得从当年的齐桓公在世的时候说起。当年齐桓公在世的时候,有个叫陈国的国家内乱,陈国的一个公子,就跑到了齐国避难。当时齐桓公也需要人才,所以就大力欢迎这位陈完公子入齐,还给了他一块封地。而这位陈完公子入齐之后,还直接改了自己的氏,从陈氏改为田氏。

  从陈完入齐开始,接下来的陈家或者说田家,历经多年时间,不断壮大。从齐桓公时代的几个人,发展到齐景公时代,已经是齐国内部有数的大家族了。而且,田家内部的人才非常多,比如那位写了司马法的武庙十哲之一,田穰苴,就是田家的人。

  如此一来,田家在齐国内部,自然就越来越势大。到了齐景公在位后期的时候,已经隐隐成为了齐国的第四大家族。而在田家之前的三个家族,分别是齐国国君这一脉的吕家,还有国家和高家。有意思的是,国家和高家,其实也是当年姜子牙的后裔。只不过他们是小宗,后来改了自己的氏。

  也就是说,当时在齐国内部,除了姜子牙的后人之外,田家已经是第一大家族了。

  对此,当年晏子在世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过,要让齐景公打击一下田家,认为田家已经有些过于势大了。奈何当时齐景公没当回事,虽然打击了一下田家,但是却没从根本上削弱田家。

  所以,齐景公去世之后,田家直接发动了政变,把齐景公立的那个小儿子给废了,然后立齐景公其他的儿子上位,这就是齐悼公。齐悼公上位之后,自然是要大力重用田家,田家又开始飞速提升。另外,田家利用之前那场政变,以及接下来齐悼公的上位,驱逐了高家和国家。因为这两家不支持齐悼公。

  总之,齐悼公登基之后,田家成了齐国的第一大家族,逐渐掌握了大权。齐悼公在位四年之后,田家又反手干掉了齐悼公,然后拥立了他的儿子,这就是齐简公。

  齐简公即位之后,刚想摆脱田家,田家就发现了,然后趁机袭杀了齐简公,然后又拥立了齐简公的弟弟,这就是齐平公。

  到了这个时候,齐国其实已经完全被田氏家族掌控了,姜子牙这一脉的后人,其实已经失去了大权。此时的齐国,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外援干掉田家。但可惜的是,当时晋国内部的几个士大夫家族在内斗,楚国二十多年前刚刚被吴国的兵圣孙武打残,秦国被堵在函谷关以西,吴越两国则是在东南地区死斗。

  就在齐简公被杀的前一年,越王勾践刚刚击败了吴国,但是还没有彻底吞并吴国,两国之间的战事如火如荼。

  如此一来,几个大国各自有各自的问题,自然都没谁会管齐国的事情了。

  当时唯一一个想管齐国这点烂事的,就是孔圣人了。据说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气得直跳脚,当即去面见鲁国国君,希望鲁国能管一下这件事,出兵帮齐国清理掉田家。奈何鲁国国君对这事并不感兴趣,所以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毕竟孔圣人就算道理再大,他也是一个人,不可能一个人清理掉整个田家。

  就这样,齐国这边,姜太公的后裔,彻底没希望了。此后的齐平公,彻底成了田家拥立的傀儡,一点权力都没有了。齐平公在位25年,这期间田家开始渗透到齐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为了达成占领齐国的目的,田家做了两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一是安抚人心,在田家的安排下,田家拿着齐国国家的财政收入,去给老百姓好处,然后打着田家的名义。这样一来,齐国人自然都支持田家了。二是多生孩子,当时田家为了多生孩子,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据说当时的田氏家主,娶了数百个小妾,然后任由自己的门客,出入自己的后院,这也算是最早的大规模‘借种生子’了。后来那位田氏家主去世的时候,愣是有了七十多个儿子,女儿就更多了。

  如此,到了齐平公去世之后,接下来他的儿子齐宣公在位的时候,田氏已经彻底完成了对齐国的占领。齐国内部几乎每一座城池的城主,都是田家人。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有外援帮助齐国,齐国内部其实也无力回天了。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

  当然,田氏想要彻底占据齐国,还需要最后一步,那就是得到其他诸侯的承认,尤其是周王室的承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合法。

  所以当时的田氏家族,就开始对外做外交工作,尤其是和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交好。在瓜分故国这件事上,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接下来的七十年时间里,齐国历经两代国君,齐宣公和齐康公,这期间田家已经彻底把持了大权,之所以还没篡位,就是在忙着做外交工作。如此,到了齐康公在位十多年之后,这时候已经是战国初期了。

  随着韩赵魏三家被正式册封为诸侯,田家的外交工作,也搞得很不错。所以接下来,田家借助三晋的渠道,向周王室表达了请求册封的意思。而周王室这边,也没太过反对,很快就正式册封田家,做了齐国国君。

  公元前386年,田氏家族田和,得到了周王室的册封,被封为齐太公。有意思的是,这个封号和当年姜子牙的一模一样。而随着田和被正式册封,那位齐康公则是被放逐到了海上,七年之后病逝。

  自此,田氏彻底取代了齐国,姜子牙的后人,也彻底失去了齐国。所以,战国时期的齐国,已经和春秋时期的齐国,没有任何关系了。

  从姜子牙开国,一直到齐康公失国,这期间,姜姓齐国一共传了二十代人,32位国君,665年。

  这就是姜姓齐国的故事。

  如果当年齐桓公知道后来的事情,估计打死都不可能让陈完入齐;如果齐景公知道后来的事情,估计会对田家直接赶尽杀绝了。

  

杂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