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东晋时期,凉州由于前凉的发展而成为了中国北方士族的聚集地之一,无论在战略还是经济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因此在前秦的大一统局势被破坏之后,凉州地区立即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处于长期对峙状态。
在最多的时候,凉州地区有南凉,北凉,西凉以及后凉四个政权,各个政权之间相互牵制,让军事战争成为了凉州地区的主旋律。而由李暠建立的西凉,秉承了前凉的政治理念,尊奉东晋政府为正统,这让他们得到了当地士族的广泛支持,虽然李暠多次扬言北伐,但是其行动却十分有限,这是一种以攻代守的行为,这保证了西凉的稳定。
不过在李暠去世之后,继位的李歆却和其父亲不同。他继承了李暠的东伐战略,但是行动更为直接,多次主动与沮渠蒙逊开战,却屡战屡败,最终葬送了西凉的基业,那么李歆为什么会选择主动出击呢?
李暠与李歆统治时期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李暠建立西凉的时候,北凉的沮渠蒙逊虽然有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其长期收到南方南凉军队的威胁,而且注意力也放在凉州收复姑臧城之上,这让他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西部防线,因此李暠可以多次出兵袭扰北凉,而不必承担太大的风险。
但是到了李歆即位的时候,南凉已经灭亡,而姑臧城也落入了沮渠蒙逊的手中。随着后秦实力的不断下降,沮渠蒙逊受到的东线战场压力也随之减小,这让其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内政的建设,以及西线的战事之上。
而李歆对于外部局势的变化似乎缺乏足够的认知,他对于北凉军事实力的假设还停留在李暠在世的阶段。这让他有了北凉军队不堪一击的想法。而且在李暠在位的时候,其在酒泉一带兴建屯田,并将境内的大量侨居人口迁移到敦煌一带,这让这两座城市的经济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这也增添了李歆出兵的底气。
而且由于西凉政权承奉中华正统,因此对沮渠蒙逊这样的胡人一直相对轻视,李歆年纪较轻,不似李暠那样能够正视沮渠蒙逊这样的枭雄,因此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轻敌情绪。在李歆继位之后不久,他就将麾下大将索仙封为征虏将军以及张掖太守,而当时的张掖还在北凉的控制之下,这显然是一次主动的寻衅,也迅速挑起了两国之间的战争。而这也是李歆掌权后与沮渠蒙逊的第一次战斗。
张掖古城
当时沮渠蒙逊让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诱敌深入,并在西凉军队的行军路线之上设伏。而李歆提前知悉了这一情况,领兵与北凉顽军队强战斗,取得了大胜。
在这次战斗结束之后,沮渠蒙逊看出了李歆冒进鲁莽的一面,而李歆却认为北凉军队不足为虑,变得愈发轻敌,为之后西凉军队的大败埋下了伏笔。
李歆对于光复凉州的期盼
在李暠在位的时候,其对于两汉时期的名臣良将十分神往,经常提及诸葛亮,张良等人的丰功伟绩,这里面既有对于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也有夺取凉州,乃至恢复中原的希冀。而李暠在世的时候,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十分看重,因此李歆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了极为强烈的家国情怀,对于开疆拓土有着很深的执念。
李暠对于诸葛亮十分推崇
李暠对于他们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想让自己的子孙继承中原正统,深明仁德的意义。但是李歆等人由于很小就在军队中成长,对于文治的一面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反而将开拓的意志深埋于心中,李暠对于李歆的教育,也是他在当权的时候,积极发动战争的重要原因。虽然这对西凉的政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依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也是李歆在战败丢掉酒泉之后,敦煌等地的百姓依然坚定支持西凉政权的原因之一。
李暠在建立西凉政权的过程中,得到了凉州本地士族的鼎力支持,因此其对于士族的意见是十分尊重的,也因此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中央行政秩序。但是李歆在身为世子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兵权,长期在军队中任职的经历让李歆有了十分强硬的姿态,很难采纳别人的意见。
而且李歆作为二代统治者,不似李暠那样经历过创业阶段,其一直处于较高的地位,这让他不似自己的父亲那样谦卑,很难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李歆多次出征之前,朝中大臣都会力陈不应出战的理由,但是从来没有扭转过李歆的决定。
与此同时,由于李歆本身长期担任军事将领,因此其对于军队有着直接的指挥权,并且他热衷于亲征。这让其可以非常轻易地做出出兵的决定,而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安排,这也是李歆在位时期,西凉征战不休的重要原因。
李歆作为西凉的第二位国主,其和自己的父亲李暠不同,在西凉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安心发展自己的内政,而是多次主动出击,与北凉的沮渠蒙逊开战,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而之所以李歆会有这样的选择,笔者认为这可能和李歆长期在军队中任职有关。军旅生涯让李歆对于政治工作不甚重视,对于外界环境的判断也有所缺失。他没有看到北凉在取得姑臧之后的快速发展,只看到自己战胜北凉军队的事实,这都让他很难接受大臣们劝其停战的意见。
与此同时,李暠一直用名臣良将的事例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他的影响下,李歆有着积极的政治态度,希望能够从胡人手中收复失地,这可能也是他执着于主动出击的重要原因。这样的精神虽然可嘉,但是毕竟没有足够的实力做支撑,最终只能吞下亡国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