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孙子兵法·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刘备夺取益州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带什么将领,带多少兵马应该都是算计好了的。刘备论实力,是无法强攻益州的,只能玩手段,空手套白狼。这应该就是兵法上说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带上关羽、张飞、赵云,未必有这么好的效果。
赤壁之战后,沃野千里的益州就是个香饽饽,刘备、孙权、曹操都想打它的主意。但最终实力最弱的刘备得到了益州。
孙权最先想联合刘备打益州,但是刘备想独吞益州,所以没答应。孙权要借道取益州,刘备在一边软硬兼施,孙权无奈放弃。孙权有吞益州之心,但底盘中间隔着刘备,有心无力。
刘备整天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虽然想得益州,地盘也与益州挨着,但师出无名,而且没那个实力。
曹操太忙了,赤壁之战后要稳定内部。曹操似乎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没有什么战略,东线搞一下,西线搞一下,不慌不忙的,平定了关中马超,就休息了。曹操最后几年的迷之操作,给了刘备发展壮大的机会。
韩遂、马超虽然是曹操的心头之患,但是他们名义上是归顺朝廷的,曹操想讨伐他们,却师出无名。于是号称讨伐汉中张鲁,逼反关中马超,借机平定关中。
曹操名为打汉中,实际是为了平关中,但是刘璋不知道。如果曹操拿下汉中,自己的益州就危险了,刘璋已经有危机感了。因不被曹操看重的而怨恨曹操的张松劝刘璋结交刘备。
刘璋深以为然,派法正去结交刘备,还非常大气地派孟达带几千人马送给刘备。
张松继续劝刘璋请刘备入川,对外可以灭张鲁,对内可以镇住益州不服刘璋的将领。当时的刘璋确实是内忧外患,庞羲、李异等将领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于是请刘备入川帮忙打张鲁。如果刘备灭了张鲁,占据汉中,既可以抵抗曹操,又可以震慑住益州诸将,对于刘璋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刘璋没算到刘备的目标是益州。
211年,刘备率数万兵马入川,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守荆州。我估计也就万把人,刘备应该不会带太多兵马。
刘备入川,刘璋迎接,两人欢聚,畅饮三四个月。刘璋给刘备兵马、物资、装备、粮草,白水关守军也给了刘备,要刘备去讨伐张鲁。刘备一下子就有了三万多人,算是兵精粮足了。
但刘备到了葭萌关,不去打张鲁,反而在那收买人心,引起刘璋的不满。
没多久,曹操征讨孙权,刘备声称要救援孙权,又找刘璋要兵要物资,刘璋虽然不愿意,但还是给了一半。刘备已经不高兴了,这时张松勾结刘备事发,刘璋正式与刘备翻脸。
刘备正式攻打刘璋,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入川支援,没多久包围成都。最终刘璋投降,刘备得益州。
刘备入川时,只带了庞统及数万兵马,关羽、张飞、赵云全留在荆州,主要应该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时候荆州是刘备的大本营,绝对不能丢,需要重兵防守。
孙权约刘备一起取益州的时候,就有人劝刘备,如果打益州,刘备兵马肯定在前面,如果益州打不下,孙权又在后面截住归路,就完蛋了。
刘备好不容易有了块立足之地,益州能否得到是个未知之数,荆州是绝对不能丢的。
第二,刘备虽然是想得益州,但名义上是帮刘璋讨伐张鲁,不是武力取益州,带猛将入川适得其反。
刘备强攻益州,会占尽下风。后面有孙权和曹操的威胁,不占天时。益州易守难攻,刘备不占地利。刘璋父子经营益州十几年,刘璋虽然暗弱,但也是仁义之主,军力,民心都强过刘备,刘备也不占人和。
刘璋不是傻子,他请刘备入川,本就有自己的算盘。刘备要是带精兵强将入川,一定会引起刘璋的提防,更不可能送给刘备兵马军资。放心地让刘备在蜀地经营。刘备要夺取益州,反而困难重重。
刘备只带庞统入川,以实力不足为名,找刘璋要吃要喝要人,都是顺理成章的。刘璋也不用担心刘备对自己有威胁。
刘备空手套白狼,实力大增,但出工不出力,只专注于树立威信,收买人心,站稳脚跟,成都又有法正、张松作内应,部队吃喝装备全由刘璋买单。
这时候的刘备已经没有地利和人和的劣势,只等天时,拿下益州。
天时说来就来,曹操抽风,征讨孙权。这两个打起来,刘备的机会就来了。刘备找理由与刘璋翻脸,诸葛亮带张飞、赵云入川,拿下成都。
刘备玩了这么多花招,大大扭转了劣势,最后打下益州还是用了一两年的时间,还死了个庞统。如果刘备带上身边悍将入川,引起刘璋的警惕,益州就更难拿下,拿下也是个打废了的益州。
当然,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刘备、诸葛亮都是牛人,他们当时的想法,我们能完全参透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