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再被株连九族的时候 古人受到牵连时为何不跑

  • A+
所属分类: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株连九族”的时候,为何没人敢逃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官员犯错后被判了死刑还不算,还要被“株连九族”,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一人犯法全家受罚,那为什么株连九族的时候,没有人敢逃跑呢?

古人再被株连九族的时候 古人受到牵连时为何不跑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株连九族这种刑罚便已经出现了,商君更是这种制度的推崇者、实施者,秦王统一六国后,无辜被牵连者众多。

  到了文景之治时,稍微有点放宽,除非是犯了谋反篡位等大罪,一般不会被株连族人。到了唐朝,就更加宽松了,基本只会用在父子关系上,其他的亲人可以免除刑罚。结果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开启了历史倒车,反而把适用范围给扩大了,如朱元璋就规定,犯了重罪的人,本人要被凌迟处死,族人也要被处死,连邻居都不能幸免。

  那么九族是哪九族?

  现在来看,认可度比较高的说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指的是自己一家、已经出嫁的姑姑及其儿子一家、已经出嫁的姐妹及其儿子一家、已经出嫁的女儿及其儿子一家。母族指的是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一家、已经出嫁的姨娘及其儿子一家。妻族指的是岳父一家和岳母的娘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波及范围是非常大的,会出现舅舅犯了错外甥要被砍头、外公犯了错外孙要被砍头之类的情况。被株连者,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

  在古代,9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字,如最高统治者会被称为九五之尊,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威严形象,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诛九族这种重刑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镇压老百姓和大臣,让他们感到害怕,同时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中国古代的家族、宗族观念深深地根植于百姓的脑海中,个人是和整个家庭合为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给这种刑罚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

古人再被株连九族的时候 古人受到牵连时为何不跑

  既然如此大的惩罚,那些族人为什么都不逃跑呢?

  首先,正如上文所说,诛九族波及范围十分大,古时候又没有手机和电脑,交通不方便,传递消息没有那么迅速,有的人还没有来得及逃跑,刽子手就已经到了家门口了。

  其次,一般谋反篡位的人,才会被诛九族,平头老百姓连皇帝都见不到,哪来的胆子和机会谋反呢?所以除了方孝孺以外,被判此刑的基本上都是朝廷官员,他们和自己的家属居住在都城中,想要逃出去还得过守城官兵那一关,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就算是侥幸出了城,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关卡,逃跑哪有那么容易?《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都废了不少功夫,更何况是普通人呢?

古人再被株连九族的时候 古人受到牵连时为何不跑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从都城里跑出去以后,不去别的城市,去深山里隐居不就行了吗?这就有点想当然了,古代对大自然的开发程度是很有限的,山里猛兽很多,指不定哪天就成了老虎的腹中餐了。

  第三,古代的户籍制度,可比现在严格多了,跑出去没有户籍,会被当成流民被抓起来,这还算好的,如果是乱世,还有可能直接被当成两脚羊下锅煮了。想要穿越的同学可得注意了,没有户口不能随便乱跑。

  不过历史上真正被诛了九族的人其实并不多,诛三族更为常见一些,因为中国古代是人情社会,大家族之间都会相互联姻,如果皇帝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滥用此刑的话,可能会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族,某些朝代,大家族的力量可是不容小觑的。

  真正被诛了九族的人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方孝孺了,还要更加夸张一点,他被诛杀了十族。靖难之役后,朱棣夺走了朱允炆的皇位,成为了最高统治者,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服气。

古人再被株连九族的时候 古人受到牵连时为何不跑

  方孝孺是当时有名的儒生,如果他可以支持朱棣的话,那读书人都会支持新皇帝了。于是朱棣找到了他,希望他给自己写一份登基诏书,但方孝孺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坚决不事二主,不愿意背叛朱允炆。这让朱棣十分生气,骂道:“难道你不怕被株连九族?”方孝孺回怼道:“十族又如何?”

  这让朱棣十分生气,随即下令,诛杀方孝孺十族,多出来的那一族,是方孝孺的学生,作为一个大儒,方孝孺的学生数量非常多,此次一共有至少873人被牵连,可以算得上明朝历史上最惨的惨案了。

  

杂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