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通过汉中之战,占领汉中(今陕西境内),随即攻占魏兴、上庸、新城并逐渐控制川蜀之地,于同年封汉中王,官拜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
封王之后,蜀汉政权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处于发战的黄金时期。但是,奇怪的现象出现,大部分官员都受到了提拔重用,就连许靖都受到了提携,为何诸葛亮却没有得到跃升呢?诸葛亮没有升官的原因可归纳以下四点:
1、 礼制限制
按道理来讲,诸葛亮应官拜国相,但当时的社会名义上是由曹操控制的汉献帝所管辖。按照到时的汉朝礼仪制度,诸侯封相要经过当时的皇帝同意,汉献帝连汉中王都不承认,而且刘备政权当时高举以''复兴汉室''的旗帜,也不好意思违背汉朝礼制。所以诸葛亮没有被晋升国相,是刘备的政治所需求的无形影响,这也是影响诸葛亮升迁的重要因素,再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自然顺水推舟成为蜀汉的丞相。所以,礼制也是比较重要的诱因。这也体现了刘备恢复汉室的信念理想。
2、 权大名小
按当时的分封官制分析,诸葛亮在刘备晋升汉中王后,为军师将军,而将军的职位在当时的三国中权力随意性比较大,有些有实权,有些没有实权,而这些可以代表着将军的性质官位以及个人在将军中的等级,比如刘备官拜左将军,也是将军的称号。根据洪武雄《蜀汉政治制度考论》所论述军师将军这一职位则在当时是''三公之下,九卿之上''。从横向来比,诸葛亮与刘备几乎同一级别,高于其他将军。
从纵向来比,诸葛亮属于班位的第四班,而其他的将军,诸如赵云位列第六班,关张二人位列第五班,由此看出诸葛亮当时官职名气较小,其实已经握有实权。并且诸葛亮被刘备封在当时的中枢机构左将军府中,其中左将军长史却封给了许靖,封给许靖其实也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治势力,是一个有名无权的官职,但是诸葛亮就有所不同,他被封为署左将军府事,日常处理府内事务都是府事在处理。由此可见,当时的诸葛亮是有实权的,并不是被官职所影响的权力。
3、 帝王顾忌,加以限制
这里所说的帝王的小顾忌,因为作为帝王首先所想的就是要分权制衡并且自己可以驾驭控制,从诸葛亮出隆中的时候,其政治影响力已是非常强大,这种影响力必然会受到刘备的顾忌和猜疑,但是刘备需要诸葛亮去帮助他治理并统一天下恢复汉室。
刘备剧照
所以,刘备综合考量,在名义上不给诸葛亮晋封用以制约其政治影响力,从而达到刘备想要的制衡效果。
不管升不升官,诸葛亮依然是蜀汉政权的第二人。可见帝王的顾忌影响了诸葛亮的官职表面升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功高震主也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每一个帝王狠心冷酷的抉择。
4、 汉中之战,功劳较小
在刘备封汉中王之前,进行的汉中战役是刘备当汉中王的基础,在这一战役中,诸葛亮主要负责的是军队的后勤补给,并没有对战役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自然在后来的升迁中没有变过。
汉中战役插图
相比之下,法正、黄忠等人在汉中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法正官拜尚书令、护军将军;黄忠则一跃为后将军,可见汉中王之后的晋封与汉中战役有着直接关系,这也是诸葛亮没有升官的原因之一。
相比许靖,升迁许靖,大有作用
许靖在刘备降服之前,官拜蜀郡太守,自己还创办''月旦评'',但并不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物,并且在蜀地德高望重,而刘备升迁许靖则是为了拉拢蜀地民心,以便控制管理新占领的土地,由此提拔重用许靖,拉拢蜀地奇人异士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使得刘备政权更加稳固,为后来称帝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升许靖为太傅,位高权轻,有名无权,对降臣是一种激励,也是对人才的珍惜,更是刘备以德服人的品质和高超的用人的方法的体现。到最后,许靖饱受蜀国文人尊重,诸葛亮也无一例外,对许靖有着高度的评价,''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
诸葛已为第一人臣,升迁微乎其微
诸葛亮已经在刘备政权运作中扮演中枢地位,每次的军事政治问题,刘备首当其冲与诸葛亮相协商,可见诸葛亮的言语可以直接影响决策走向,所以诸葛亮实际的作用已经无人可及,除刘备之外的第一人。作用都这么大了,已经是封无可封,并且前面的原因里面也提到过在汉中战役中诸葛亮即无军功,也没有对战局实质性的帮助,并且在后面的封侯中也无理由封侯。
综合诸葛亮以前的表现能力,已经是位列第一了,相比之下其他蜀汉五虎将地位就略微逊色,就比如在给汉献帝的奏章中诸葛亮排第一位,第一已经实至名归,升不升自然没有什么大用,过度升迁导致的结果也有可能适得其反,会加重刘备的猜疑以及顾忌,这也是帝王之心的表现,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综上所述,诸葛亮没有得到升迁,并不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是刘备用人驭人的高超表现,这也侧面体现了刘备的帝王谋略,用人恰到好处,也体现了对东汉朝廷的尊重,对民心的拉拢,以及对人才的珍惜,不愧为以德服人的皇帝。
最后,这一事件是由多方面的结果造成,由时局、政治影响、以及刘备主观的意向共同构成。所以,诸葛亮没有得到升迁,也就不足为奇,这也许是蜀汉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