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无论是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或是三国演义等小说,都重点叙述了三国早期,曹操统一北方,最重要的就是打败袁绍。三足鼎立之后,曹操的势力范围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先属于袁绍的地盘,他们两人年少时就认识,还有过并肩战斗的经历,后来却成为劲敌,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
袁绍,字本初,汝南郡汝阳人,他出身名门''汝南袁氏'',四代人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二十岁担任濮阳县长,不久,为父母服丧六年,隐居于洛阳,表面上是个闲散人,私下结交不少党人和侠士,与他们结成一个反对宦官势力的群体。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他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起初曹操被举为孝廉,到洛阳为官,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由于对时政的不满,托病回乡隐居。
公元188年,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大权仍然掌握在宦官集团手中,袁绍和曹操都劝大将军何进尽快除掉宦官集团,由于何太后不同意作罢,袁绍十分焦急,便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让何进召集四方豪杰进京对太后进行兵谏,之后并州牧董卓领兵进京,何太后感到事态严重,急忙把宦官们放回家去,袁绍劝何进把宦官集团一锅端,何进还是不听,最后何进被宦官们骗进宫杀死。
袁绍曹操等人在何进被杀后,领兵大肆屠杀宦官,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外逃,恰好遇见领兵入京的董卓,董卓挟少帝回京后祸乱朝纲,袁绍与曹操不愿归附董卓,便相继逃出洛阳。董卓有些忌惮袁绍家族影响力,便封他为渤海太守,曹操到陈留后散尽家财,招募兵勇。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各方势力组成联军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号车骑将军,曹操为代理奋武将军。
联军虽然气势庞大,逼得董卓迁都长安,但实际上还是各怀鬼胎,曹操见联军按兵不动,便独自率兵与董卓交战,结果军队数量悬殊而大败,后来联军内部不断发生摩擦,相互火拼,不久就解散了,至此,袁绍与曹操各奔东西。袁绍在联军未解散前问过曹操:''如果大事不顺,什么地方可以安身呢?''曹操装作不懂反问袁绍什么意思,袁绍回答:''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南向可争天下。'',袁绍早想好了,而且希望曹操与他一起争天下。可惜曹操不愿屈居人下,于是另谋发展。
袁绍回渤海后马上开始行动,在谋士的劝说下,韩馥让出冀州给袁绍,之后接连打败黑山、黄巾军、公孙瓒,占据冀、幽、青、并四州,军队达几十万之众,成为中原最大的割据势力。曹操离开联军后,在济北相鲍信的帮助下出任兖州牧,又打败黄巾军获降卒三十余万,号青州兵,他接连打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占据河南大部分地区。
在扫清周边各个势力后,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决战已不可避免,曾经的战友,携手共同剿灭宦官集团的伙伴,最终还是要决一胜负。公元199年,袁绍率兵南下夺取许昌,打算一举消灭曹操,曹操率军屯于官渡,准备迎击,经过一年的拉锯战,曹操最终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回到冀州,于公元202年病死,几年之后袁绍势力被曹操彻底消灭。
袁绍和曹操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两人兴趣志向都相投,在太平盛世,两人也许会是一辈子朋友,可惜乱世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显然曹操更适应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