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时代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地方更加重视植被覆盖率,而很多受沙化影响的地区为了遏制沙化的势头,也纷纷开始植树造林。由于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这样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从建国开始就是植树造林的重点区域。不过,造林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后,为了建立部落,就带领人们砍树造屋,然而由于乱砍滥发,没过多久附近山头的树木就被砍伐一空。之后一场大暴雨,由于缺少树木的保护导致山洪爆发,凶猛的洪水像从山下冲下来,把几十个人都卷走了,其中还有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和狄货,这让黄帝悲痛万分。雨过天晴后,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的地方,土壤和草地都被冲的一干二净。
于是,黄帝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没过几年附近的山头一片葱绿。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至今,黄帝亲手植的柏树依然挺立在陕西轩辕庙中,这棵柏树已经高达20米以上,胸围7.8米,虽经历了五千年余年的风霜,至今仍然枝叶繁茂,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人称世界柏树之父。
虞舜时代就设立了执掌山林的“虞官”,算是历史上最早的“林业部长”。西周时期甚至规定“不种者,无椁”,也就是说不种树的人死后,不给棺材。唐朝规定,凡驿站与驿站之间,都栽上行道树,城乡植树之风也是年盛一年。开元年间,还下令各地在通衢两旁都种上各种树木,以荫蔽行旅。
不仅如此,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植树造林对于巩固堤坝非常有效,因此也非常重视河堤造林,《管子》中有记载:“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可见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注重河堤造林了。古人不仅重视植树,还十分重视保护林木,很多朝代都用律法来禁止随意砍伐森林。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化,雨林消失,这些问题仍然不断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更应该像古人一样,更加重视生态保护,更加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