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还不了解:古代诛九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诛九族”是指哪九族?犯人家属为何不逃跑?
古装剧看得多的读者肯定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就是皇帝揪出造反的党羽之后,会给他们定下“满门抄斩,诛九族”的惩罚。按我们惯性思维理解,无非就是杀了犯人全家。其实,诛九族里的“九族”并不是笼统地指代全家,而是指一些特定的亲戚。
此外,除了“诛九族”和“满门抄斩”外,还有“夷三族”这类的刑罚,而它们有具体代表着哪些亲戚呢?
先看九族,《三字经》对九族的解释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翻译过来就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还有自己,甚至还包括自己的儿子、孙子还有曾孙与玄孙。往上往下延至4代,不可谓不残暴。
当然,这是一种说法。历史上还流传另一种说法,九族不是指代父宗的九族,而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共凑齐来的九族。具体是哪几个呢?父族四是姑姑的子女、姊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女儿的子女(外孙),还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生儿女。母族三即外祖父、外祖母和娘舅,妻族二具体是指岳父岳母。
反正不管是哪一种,其目的都是为了斩草除根,杜绝后代复仇的一切可能和后患。
想比诛九族,夷三族就显得温和多了,这也是我国最早的株连制刑罚。起源于商朝,比秦朝商鞅变法时期诞生的诛九族还要早了1千多年。
而且,诛杀的范围也不同,夷三族只针对父、子、孙。往上数的高祖父、曾祖父和祖父,往下数的曾孙和玄孙都可以幸免。不过,不管是诛九族和夷三族,对于满门抄斩来说,都只能算隔靴搔痒。
顾名思义,满门抄斩就是杀的一个都不剩。除了犯人的亲戚之外,府里的上班的的仆人、丫鬟、门客、马夫都要杀掉,一个活口都不留。这种一般是犯了滔天的罪孽才会如此,譬如叛国和谋权谋朝篡位未遂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满门抄斩往上其实还有一个刑罚,但古往今来就一个人遭受过,只是个例,应用并不广泛。这个刑罚就是“诛十族”。所谓十族,就是在九族的基础上加上犯人所有的朋友和社会关系。能享受如此“殊荣”的竟是一个文人,叫方孝孺,他也是倔强到了极点,给明成祖朱棣气炸了,才落得如此下场。
看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疑问,既然株连制刑罚如此残暴无度,那为什么没有人逃跑呢?说白了,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掉。毕竟涉及株连制刑罚的案件,都是十分机密的重大案件,审理过程都是秘密进行。一旦败露,这些罪犯很快就会被隔离控制,完全杜绝了通风报信的机会。等到党羽和家人反应过来时,他们已成了官兵的阶下囚。
此外,古代虽然没有如今这么强大的户籍系统,但是也存在户籍管理制度的。而那些犯事的官员或是大臣,一经查出,他们家人所有的信息都会单独制作一本手册,而其就是专门用来诛族的花名册。而且,登记在册的人是不能临时逃跑,离开户籍所在地的。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虽然株连九族,但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会真正杀这么多。因为古代人口稀缺,尤其在边疆地区更需要人戍守。于是,皇帝会把一些作案的主要囚犯杀掉,剩下的看上去没什么威胁的家属,都会被流放发配到边疆。如果这样那些家属还要逃跑,那被抓到后只有死路一条。
最后,就算逃掉了,朝廷还是会下通缉令满大街张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面对高额的赏金,就算皇帝放过犯人,老百姓也不会放过的,除非犯人逃到了国外。不过,以古代的交通情况和人力物力来说,这种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要是被“株连九族”,古代这些犯人们是基本不会跑的,第一是没必要,第二个也是因为跑不掉。而真正想要摆脱命运,除非能像《水浒传》里那样逼上梁山,成为草寇,要不然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