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宁波慈溪四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因在公交车上“连续四次让座”,触发社交媒体上的广泛热议。具体的过程,也很容易“脑补”,就是孩子遇见“长者”就让座,就通常的道德尺度来讲,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遍情境而言,又好像显得有些“戏剧化”。
因为,从视频的记录中,我们发现“被让座”的所谓“长者”,也并非都是老人,也有中年人。甚至,就当时的情况,“不就座”也是可以的。但是,从视频中反映出的图景来看,“被让座”的人都好像显得“理所当然”,并没有一个人因为小学生拎着沉重的书包而“放弃就座”。而周围的人,除却觉得小孩子“懂礼貌”,也并没有作出实质性的动作。
这其中除却和“礼让传统”(晚辈让长辈)有关系,更多可能就是“道德认知”的问题。孩子“懂礼”着实是个好事儿,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些老人“粗鄙”的时候,总觉得有些怪诞。因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报道称,一些老人“逼座”年轻人,就是利用自己年龄上优势,对年轻人进行道德上的消解,甚至有的老人还动手打人。
在他(她)们看来,年长好像是一种“权力特征”,而年轻就好像必须作出让步。可事实上,就公共秩序中的道德而言,最核心的部分应该强调“必要性”,就是“被让座者”确实需要“就座”,而非是道德要求上需要“就座”,这在本质上是两回事儿。
只可惜,往往人们提到“让座”,基本上都是“道德诉求”,而非“实际诉求”,这也导致年轻人在公共秩序中,很容易因年龄的因素,被老年人无端消费。就比如“12分钟4次让座”的小学生,如果真是那些接受让座者的孩子,想必他(她)们就不会那么慷慨了。
这也再次实证,多数人只会慷他(她)人之慨,满足自己的诉求。所以,当社交媒体上众人表扬小学生的时候,也该反思一下那些老人的粗鄙之行。让座不应该是为让座而让,也不应该是因年长而让,而是要看需不需要让而让。只有这样,背书包的小孩子,才不至于被老人们想当然的“消费”。
不过,从国内的普遍观念而言,人们较为喜欢拿“道德素质”说事儿。可事实上,从长远来看,比起“道德素质”的养成,“规则意识”可能更重要。在公共环境中,作为个体来讲,对于自己的切身利益应该是优先级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座是懂礼,不让也是本分。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人们总觉得年龄大就该“被让座”,却忽视掉,作为个体在公共环境中,并没有绝对的权力,可以要求他(她)人为自己做任何事儿。但是,从众多的老人“逼座”,“霸座”的事件中,他(她)们的唯一理由就是“年龄到”就该“被让座”,而并非觉得规则上有什么不妥。
甚至,如“12分钟4次让座”事件中的“被让座者”,虽然觉得孩子懂礼,但也并没有觉得在规则上,孩子也可以“不让座”。所以,有时候,别看人们满屏叫好,真要是让他(她)们以身作则,在未来的生活中作出表率,却可能并不容易。
因此,只有让更多人明白:“孩子可以让座,老人也可以让座,一切从需求出发让座”。或许让座本身才会更有意义,才更会激发陌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的观念中,有个“很坏的尺度”,就是喜欢“标签化认定”,而非“需求化认定”。
就比如老年人,妇女,儿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弱势群体”。但是,作为“就座”而言,如果一个壮汉身背沉重的物品,也要给老年人,妇女,儿童“让座”,或许就显得有些陈腐。但是,从普遍的道德认知来看,“我弱我有理”已经深入骨髓。因此,出现一些老人“拿粗鄙当干粮”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
通常而言,人们总说“老人变坏”,可实际上,导致坏的力量,主要来自观念的催动。自古以来,就有“倚老卖老”的恶趣味,人们总觉得先验的优势压倒一切,却从来不思考先验的力量有时候会靠不住,甚至会成为一种道德绑架的力量。而这种力量通常也会令美德异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美德应该是双向互动的,而且是优化后的结果。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中,往往是孩子显得越来越懂礼,而老人显得越来越跋扈。即便,有些老人道德上无瑕疵,可不代表认知上能很清晰。毕竟,很少见到老人让座的事情。
因此,也别让“道德素质”过分解读让座的行为,只有尽可能的平视“道德素养”,才能让良性互动发展成为“常态化”。社交媒体上,人们称四次让座的小学生为“网红”,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儿。作为孩子,如果自己拿的书包太沉时,也请适当的注意自己的感受,而非为保持懂礼的人设,硬挺有教养。
一个人真正的教养不是绑架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个人在进入良性互动范畴时,就应该是一个有素质的人。人际需要人际温暖,但不需要过于沉重的人际关系,太沉重便成了牢狱,简化道德关系,才能真正激发良性互动,要不然总会有人违背规则,祸害他(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