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递纸巾:为何“意外受助”会让人更加感动?

  • A+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有媒体报道,近日,在武汉市某地铁口,一位女子打电话的同时突然情绪崩溃,当场声嘶力竭的大哭起来。当时,正在地铁站值班的工作人员看到,便掏出纸巾,递给情绪失控的女子。对于这一幕,社交媒体上主要针对递纸巾的行为,给予各种褒扬。至于,就陌生社交中的情境涉入问题,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坦白讲,作为公共服务中的工作人员,能有这样的“温暖行为”,还是值得提倡的。当然,这种行为在普通的陌生社交中,要是能形成一种风气,也算是一件好事儿。不过,就事论事,人们除却对这样的一件细碎之事儿有特别的好感,更为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让人们感到特别的温暖。

陌生人递纸巾:为何“意外受助”会让人更加感动?

精神病学家卡尔·梅宁格说:“爱能拯救人,不论是施与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情绪失控的女子和地铁工作人员来讲,好像都算是一种“爱的唤醒”。与此同时,当这样的行为直接的或间接的传达到旁观者的视听范围内时,同样也是一种“爱的唤醒”

不过,这里不是给大家“熬鸡汤”,而是希望人们能从细碎的美好中,感受到所谓的“人性之光”。在一个商业主义占据高地的社会中,利己主义好像已经是一种普遍性认知。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假思索的去利他(她),总感觉有些怪诞。但是,从长远来看,利他(她)和自利却存在某种置换关系。

就如奥维德所说:“人们是不会看重善行的,除非善行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初看这句话,总感觉某种功利气息浸润其中。但是从更高的层面上讲,这种“好处”不只是指代直接的利益,也包括间接的利益和精神层面的反馈。就比如“递纸巾”的工作人员,虽然我们难以衡量具体的好处,但是当递纸巾的行为发出时,就代表工作的美誉度会提升,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善行的推广,算是百利而无害。

因此,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在衡量善行时,讲的多数是“外部回报”。但是,从“意外受助”所产生的影响俩看,体现的更多是一种“内部回报”。所以,就“陌生人递纸巾”这件事情,我们有必要从深处出发,对陌生关系之间的互动进行一些解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为工作人员“递纸巾”,比路人“递纸巾”相对安全一些。起码在互动关系中,工作人员的身份是确定的,而情绪失控者在接纳时会显得较为放心。这种情境下,当旁观者看到时,很自然就会心生感动。一方面对工作人员表示肯定,一方面觉得这种陌生社交比较有爱。

但是,这里面有个奇特的悖论,越是人流密集的场所,人们相对更加冷漠。依照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和达利的研究,认为单独互动的场景下,人们更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而人群密集之处,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会被分散,所以就会表现出相对冷漠的情形。

当然,人们不愿意伸出援手,也与所处环境的信任交互有一定的关系。就比如“碰瓷者”的出现,导致很多人即便有“爱心”,也不敢轻易释放。因为把握不好,很可能会深陷纠缠。所以关乎路人社交层面上的问题,事实上,所交织的问题比较多。

不过,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当熟人社交都降温的情况下,路人的“小温暖”自然会促发感性流露。因为,在普遍带有提防性的陌生互动中,人们更讲究规则意识,而对于这种打破常规的“意外受助”,自然会让受助者感到温暖,同时旁观者会感被触动。

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并不具有“普适性”,甚至,通常会被卷入“最字头”的刻奇漩涡。只是,越是如此,就越说明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类似的温暖之行比较少。人们越来越倾向为自己负责,而非总是将利他(她)主义摆在前面。

对于这种伸缩的变化,很多人将其归咎于规则意识强化的结果。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规则意识淡薄的人,在面对帮扶的事情上,自利心越强。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亲戚在评价家庭关系时,很容易就会拿旧事说事儿。不管有理没理,总能掰扯出一堆自己的理由和怨言。

所以,有时候在帮扶的过程中,讲一定的原则还是有好处的,要不然帮扶将会恶化关系本身。就比如,工作人员在“递纸巾”的过程中,行为抵达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情绪失控,就最好不要再去盘问了,要不然“递纸巾”的行为,也会被打折扣。

因此,也就说明,陌生互动的界限还是有讲究的。虽然,从行为角度来讲,可能都是善意,但是尺度深浅把握不好,也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作为陌生社交,就更要注重“原则性”,不能自认为是一种善意就强家于人,如果当事者觉得不需要,就最好不要强行帮扶,否则也算是一种恶。

说到底,递纸巾的行为,就是一种临时状态性的帮助,对于受助者的未来并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无论是失控女子自己的预设,还是旁观者的预设,都只是觉得“很温暖”,至于真正能否解决受助者的悲伤,或许并不重要。可就这一点来讲,在很多大城市里,却也显得很难得,着实值得深思。

杂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