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南辕北辙的故事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 07月18日 11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坐井观天的典故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最早出自《庄子·秋水》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 07月08日 10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滥竽充数的典故 滥竽充数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 滥竽充数的故事 战国时候,齐... 07月01日 11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数典忘祖的典故 数典忘祖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该成语的意思原指查数着典籍,却忘了自己祖先的行事,后用来比喻忘本;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 06月12日 12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系不孝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嗣... 05月31日 11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揠苗助长的典故 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也写作“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故... 04月16日 11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矮子看戏的典故 矮子看戏,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出自《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矮子看戏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小镇,镇上有个小矮人,身高不足... 04月10日 成语典故 10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赞美老师的成语、诗句、名言的典故 赞美老师的成语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春风... 04月01日 成语典故 10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悬梁刺股的典故 悬梁刺股,是汉语的一则成语,源自孙敬“头悬梁”的故事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和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悬梁刺股... 03月17日 10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母三迁,汉语成语,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出自《孟子题辞》。 孟母三迁故事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 03月14日 11 次浏览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